第9屆書香國際中文書展成功締造了出席次的新高紀錄,在展覽期間共吸引了37萬人次,為一連10天的國際書展寫下完美句點。

高等教育部副部長拿督翁詩傑在主持書展閉幕典禮時表示,書香社會是大納期待已久的現象,希望此書展,一屆比一屆辦的更出色,協助發揚與建立閱讀文化。

“國際中文書展可成為我國思想交鋒與交融的平台,而隨著它的成功,也可成為往後國內書展的借鏡。

“日益眾多的大型書展已蔚然成風,通過類似的書展也能帶動國內閱讀文化、鼓勵國人多閱讀、多思考與多交融。”

他期待大馬社會能成功轉型,成為一個知識與思考型的社會,畢竟缺乏思考與內涵的社會,等同失去了生命力。

華裔強調活到老學到老

他補充,華裔強調活到老學到老,而分佈在全國約8000個分屬不同形態的華團,雖大多擁有各自會所,卻鮮少會提供延續學習的課程。

“如要將大馬打造成知識型社會,就必須活用這方面的資源,而我國在延續學習這方面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。”

出席閉幕典禮者包括國際中文書展籌委會主席丹斯里李金友、書展總策劃李德志、星洲日報副總經理(業務促進部)謝念芳、副總編輯鄭丁賢及書展宣傳大使林宇中。

翁詩傑:大學生勿自我設限
大專法不足以束縛思想


談及翁詩傑在與梁文道共同主講《知識份子的社會責任》講座上,提及大學生不應以受到大專法令束縛為借口,為造成沒有思想自由的原因。

翁詩傑在閉幕後的記者會上重申,沒有任何法令能把人的思想捆綁,法令的存在,並不足以成為繩子,可以將個人的思想束縛。

在講座中表明自己從政以來,反對有關條文的立場從沒改變,可是身為過來人的他(畢業自國立大學),卻無法認同當今大學生以此為借口,自我設限。

他舉例,在五六十年代時,在英國殖民政府管制下的大馬,當時的大專生在面對白色恐怖與其他風險下,仍對政治與時事有一定的認識。

“也許當時的科技及資訊流通不及如今,可是當時思想深刻度比起今日卻毫不遜色。 

來源:星洲日報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蟹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